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云南省民族干部学校)创建于1979年,是云南唯一的省属民族类国家级重点中专和民族干部学校,承担着为少数民族和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民族干部的重任。
建校28年来,学校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和省民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办民族特色学校,育职业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目标;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走出了一条多层次、多渠道、跨地区、跨行业、全方位、开放式办学的路子,形成了以中专教育为主,兼有成人函授、现代远程教育、民族干部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多种教育形式与层次共存的办学格局,取得快速发展,实现了由民干校到民中专,合格中专学校到省部级重点中专再到国家级重点中专的多步跨越,成为了全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两所之一)、全国职业教育民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公共实训基地和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先后培养了上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和民族干部,为云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被各族干部群众誉为民族职业教育的窗口和培养人才的摇篮。
学校现有三个教学区,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近3000多万元,教职工近百名,在校生2500多人,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其中拥有7个微机室,10几个多媒体教室,还有电子阅览室、会计模拟室、导游模拟室、形体室、语音室、茶艺室、课外活动室、图书馆、工艺品设计美术画室、工艺品制作室、服装设计与制作室、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中心、烹饪实训车间、和30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等。先后开设了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商务秘书、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农村经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茶艺、烹饪、会计电算化、幼儿师范、民族音乐舞蹈、民族工艺美术、民族服装服饰制作与营销、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运用等近三十多个专业。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站和职业技能鉴定所,是一所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民族类综合性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近年来,为适应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经受了职教滑坡的考验,抓住了职教发展的机遇,实现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学校立足云南,并逐步走向全国,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现已发展成为云南省师资力量雄厚、功能完善的一所民族类职业学校。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成效。学校每年向社会公开招聘双师型教师6人,每年选派几十人次参加各类学习、进修、培训,使教职工队伍在增加数量、提升质量、优化结构方面协调发展,形成了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二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了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竞争激励机制,实施了能力与素质并重的现代中等职业教育考核办法,实现了向管理要质量。另外,通过校企联合和加强骨干专业与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校企联合办学方面,突破了传统的员工培训、建立实习基地、咨询服务等模式,与多家企业签订 “订单式教育”协议,实质性为企业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骨干专业建设方面,学校目前已基本建成农村经济管理、民族工艺美术、计算机及应用、服装制作与营销、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电算化、烹饪等多个骨干专业,其中农村经济管理与民族工艺美术被认定为省级骨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方面,已建校内公共实训中心、专业实训室、实验室2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多个,为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提供了保障,使学校技能培养得到很大加强;三是开展联合办学,丰富办学内涵,借助外力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分别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昆明市技校等院校实施网络教育、成人函授、2+1培养等不同形式的联合办学,依托总校的办学优势,共享品牌、师资、课程资源,借力发展,提升办学水平。
----办学特色逐步形成。特色是职业学校生存发展关键。学校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在人才培养、服务方向、专业建设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即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突出的职教特点。一是立足省情、校情,不断增设民族类专业和课程,设置了民族工艺美术、民族音乐舞蹈、民族服装服饰制作与营销、民族饮食文化(烹饪)等民族文化艺术类专业,从2004年起成功举办了云南省特有民族中专班,目前已招3个班共150人;二是强调技能培养,增加实训设备设施,强化实作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建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就业再培训站,先后完成技能培训与鉴定达5000人次以上;三是服务“三农”,有针对性地对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完成转移培训1500人,成为“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