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规划用地为552亩。在市委市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重视、关心、支持下,基建工作进展顺利,一期工程共投入13519万元,已完成13031万元。目前,二期工程贷款14000万元全部到位,2号综合教学楼(16269平方米)、图书信息楼(9736平方米)、校园绿化工程、拆迁安置小区基本完工,3个网球场、6个篮球场、9个排球场的建设、4个篮球场的改造已经完工,行政办公楼于2011年1月6日招标,预计2011年底完成。以上项目资金的落实和工程的推进,将大大改善学院的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3万册,电子图书65万册,教学计算机800余台,大小实验室100余间,实验实训设备价值1500余万元。学院现开设有临床医学系、护理系、财经系、工业系、商务管理系、生物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社会科学系8个系,23个大专专业,38个中专专业。学院目前拥有全日制在校生50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380人,其中专任教师282人,教授、副教授65人,讲师、实验师等中级职称119人,“双师型”教师57人,硕士研究生44人。学院还先后从企业(行业)聘请兼职教师74人,重视对兼职教师的管理,明确兼职教师承担医学、护理、房地产、工业等专业的教学、实训指导工作。
学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政协调,分工合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推行党务公开、院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职代会的作用,实行民主决策。学院从2008年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学院以“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各项工作,提升办学水平”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顺利通过了实验室评估、人才培养工程评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评估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全方位育人观,坚持教书、管理、服务、环境“四位育人”。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坚持“一手抓教学质量,一手抓校园稳定”,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推进。学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开设适应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煤矿开采技术、康复治疗技术、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新兴专业,同时加强对护理、助产、会计电算化等传统专业的建设与改革,专业结构不断改善。课程建设取得突破,重点安排3.3万元经费资助,立项建设《基础护理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11门院级精品课程,将《病理学》和《图形图像技术》列为省级精品课程进行建设,推荐《基础护理学》等3门课程参加省级精品课程评选。
加强合作办学,不断完善以“订单式”培养为龙头的办学模式,近几年与威宁卫职校、盘县职中等联合培养了护理和社区医学等专业1000余人。抓好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各类在职培训、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及鉴定,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好各种类别、各种形式的农民工就业培训。设在本院的贵州省第90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技能鉴定项目有150余种。由市煤炭协会筹资建设、学院管理的“六盘水市新安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为企业(行业)开办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方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开展广泛的就业培训教育,为有关部门举办会计人员培训。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承担教育教学科研项目30余项,成果转让28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独著、主编、参编高职高专教材10余种。积极承担《高寒山区杂交玉米新组合选育》、《贵州黑山羊高繁殖率后选基因ESR的研究》、《苦荞品种种质资源征集及新品种选育》、《漂浮育苗在蔬菜基地的推广应用》、玉米自交选育及杂交组合测配和新组合观察实验、云豆区域和云豆生产试验、荞麦区域和荞麦生产试验、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马铃薯高山组区域试验和成果转化试验及品种“合作23”的省级生产示范等课题研究;市级项目《杂交玉米新组合“荷玉一号”》成果已向社会转化,实现了科研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农村。
着重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成立就业指导机构,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每年组织毕业生参加就业专场招聘洽谈会,几年来,已成功组织了六届校园招聘洽谈会,数百家用工单位提供了数千个就业岗位,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就业率85%以上;2010年,高职、中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分别达到了88.8%、91.5%,高职类助产专业就业率达到90%,工业类专业平均就业率达到93%,康复治疗技术、酒店管理、电子商务等三个专业就业率均达到100%。